一、影响因素
避雷针高度:
避雷针的高度是影响其防护范围的关键因素。一般来说,避雷针越高,其防护范围越大。
地面保护半径:
地面保护半径是指避雷针能够保护到的地面范围。根据经验公式,地面保护半径大致为避雷针高度的1.5至2倍。
防护角度:
避雷针的防护区域通常可估算为以避雷针为顶点,角度在45°至60°之间的圆锥体空间。这个防护角度也会影响防护范围的大小。
安装位置和被保护物高度:
避雷针的安装位置和被保护物的高度也会影响其防护范围。例如,如果避雷针安装在较高的位置,其防护范围可能会相应扩大;而被保护物的高度越高,所需的防护范围也可能越大。
二、防护范围计算方法
升降避雷针的保护范围通常根据所需要保护的建筑物或建筑区的高度、面积共同决定。具体计算方法可能涉及一些专业的公式和参数,如滚球半径(闪击距离)、保护半径等。以下是一个简化的计算方法示例:
滚球半径(hr):根据建筑物类别取值,如第一类建筑物为30米,第二类建筑物为45米,第三类建筑物为60米。
保护半径(Rx):采用规范之计算公式 Rx=½{h(2hr-h)}-½{hx(2hr-hx)},其中h为避雷针高度,hx为距离地面的某一高度。